電導率標準液的測量原理以及注意事項

點擊次數:1551  更新時間2019-01-16  【關閉

       電導率標準液的測量原理是將兩塊平行的極板,放到被測溶液中,在極板的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勢(通常為正弦波電壓),然后測量極板間流過的電流。
      根據歐姆定律,電導率(G)-電阻(R)的倒數,由導體本身決定的。電導率的基本單位是西門子(S),原來被稱為歐姆。
      因為電導池的幾何形狀影響電導率值,標準的測量中用單位電導率S/cm來表示,以補償各種電極尺寸造成的差別。單位電導率(C)簡單的說是所測電導率(G)與電導池常數(L/A)的乘積。這里的L為兩塊極板之間的液柱長度,A為極板的面積。
      水溶液的電導率直接和溶解固體量濃度成正比,而且固體量濃度越高,電導率越大。
      電導率和溶解固體量濃度的關系近似表示為:1.4 μS/cm=1ppm或2 μS/cm=1 ppm(每百萬單位CaCO3)。
      利用電導率儀或總固體溶解量計可以間接得到水的總硬度值,如前述,為了近似換算方便,1 μs/cm電導率 = 0.5 ppm硬度。電導率是物質傳送電流的能力,與電阻值相對,單位Siemens/cm (S/cm),該單位的10-6以μS/cm表示,10-3時以mS/cm表示。
      需要注意的事項:
      (1)以電導率間接測算水的硬度,其理論誤差約20-30 ppm;
      (2)溶液的電導率大小決定分子的運動,溫度影響分子的運動,為了比較測量結果,測試溫度一般定為20℃或25℃;
     ?。?)采用試劑檢測可以獲取比較準確的水的硬度值。
      水的電導率與其所含無機酸、堿、鹽的量有一定關系。
      當它們的濃度較低時,電導率隨濃度的增大而增加,因此,該指標常用于推測水中離子的總濃度或含鹽量。
      不同類型的水有不同的電導率。
      (1)新鮮蒸餾水的電導率為0.2-2 μS/cm,但放置一段時間后,因吸收了CO2,增加到2-4 μS/cm;
     ?。?)超純水的電導率小于0.10 /μS/cm;
     ?。?)天然水的電導率多在50-500 μS/cm之間;
     ?。?)礦化水可達500-1000 μS/cm;
      (5)含酸、堿、鹽的工業廢水電導率往往超過10000 μS/cm;
      (6)海水的電導率約為30000 μS/cm。
      電極常數常選用已知電導率的標準lv化鉀溶液測定。
      不同濃度lv化鉀溶液的電導率(25℃)列于下表。
      溶液的電導率與其溫度、電極上的極化現象、電極分布電容等因素有關,儀器上一般都采用補償或消除措施。
      水樣采集后應盡快測定,如含有粗大懸浮物質、油和脂,干擾測定,應過濾或萃取除去。
    壇墨質檢
    • 電話

      4008-099-669

      手機

      18168802993

    在線客服
    91小视频xxxx网站在线